距《關于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和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完成“供氣企業(yè)10%、城燃企業(yè)5%、地方政府3天”的指標任務完成只剩一個月的時間,各地政府和城燃儲氣設施建設和運營情況如何?
根據(jù)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最新一期關于天然氣儲氣設施建設進展情況的通報,截至9月底,全國僅浙江、福建、山東、廣東4省提前完成上述兩項任務。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也會同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國家能源局組成5個督導組,赴天津、遼寧等10個省份開展天然氣儲氣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專項督導工作。
“就參與督導省份來看,目前政府儲氣能力建設普遍較好,各省市也都在加快建設并不斷摸索適合并增強自身儲氣設施建設能力和運營的方式方法,但城燃完成目標困難較大,情況不樂觀。”參與儲氣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專項督導工作某專家說,“不健全的運營模式和尚未完善投資回報渠道是最大的制約因素。”
多地加快推進建設
城燃背負壓力
為完成目標,各省市都在加快推進儲氣設施建設,江西、河北、安徽、等省市均發(fā)布加快天然氣儲備能力建設相關實施方案,力爭年底前完成儲氣任務。山東已形成政府儲氣能力1.65億立方米,相當于全省3天天然氣消費量,建立了東明石化、山鋼日照、金魯班、華勝能源、恒偉化工等首批5個省級天然氣儲備基地,形成政府儲氣能力7200萬立方米,在全國尚屬首創(chuàng)。
與此同時,部分省市則根據(jù)設施建設及運營短板建立符合當?shù)赜脷馐袌龅倪\營模式。
比如,河南通過租賃中石油平頂山葉縣鹽穴儲氣庫3億方庫容、中石化濮陽文23地下儲氣庫4億方庫容,合資建設江蘇濱海大型LNG(液化天然氣)儲罐的形式,同時規(guī)劃建設省內鄭州、洛陽等6個區(qū)域性儲氣中心,為河南形成10億立方米左右的儲氣能力,解決全省天然氣應急調峰問題,完成儲氣能力目標。同時,委托中國海油在江蘇濱海LNG接收站內建設2座27萬方LNG儲罐,并由中國海油統(tǒng)一設計、建設與運營,異地建設儲氣設施的“蘇豫模式”LNG儲罐取得重大進展。
重慶則成立全國首家混合所有制天然氣地下儲氣設施運管企業(yè),探索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儲氣庫獨立運營模式,改善重慶市儲氣設施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提升天然氣冬季保供能力。
但上述參與督導某專家也指出,“‘河南模式’確實有效保障了儲氣供氣能力,但其現(xiàn)有的儲氣設施優(yōu)勢對于其他省份來說不具備復制能力,整體來看建設仍有短板,因地制宜選擇加強儲備方式尤為重要。”
在上述指標任務中,每家燃氣企業(yè)均有5%的儲氣能力建設壓力。
“縱觀全國市場,每家燃氣企業(yè)所面臨的終端市場卻千差萬別,像北京冬季用氣量大的城市,峰谷差超10∶1,而其他城市和地區(qū)可能基本沒有峰谷差,因此這樣‘一刀切’的要求標準較為欠妥,燃氣企業(yè)的壓力很大。”某燃氣企業(yè)資深人士對記者說,“整體來看,今年我國將基本完成天然氣調峰儲氣建設大目標,作為氣源調峰擔當?shù)?lsquo;三桶油’及國家管網(wǎng)集團和地方政府調峰基本能完成,但城燃按期完成指標任務并不樂觀,真得‘再看看’。”
中國城市燃氣協(xié)會安全管理工作委員會專家姜勇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因為不少市、縣私人燃氣公司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用氣量下降導致資金緊張,將無力投資建設儲氣調峰設施,無法完成任務。
“‘1035’的儲氣建設硬性指標各省市都在積極推動,但下放到各個市、縣地區(qū)還沒有很好地落實。雖然未達標企業(yè)也在盡力彌補這一短板,文件中也提到可以通過租賃、購買等方式完成儲氣建設任務,但目前租賃范本和定價形式未出臺,租賃費用和如何與氣價掛鉤的細則和相關政策也未發(fā)布,相關細則和盈利模式不健全等因素導致一些企業(yè)建設的積極性并不高。”正在參與儲氣設施建設和運營評估人士說。
中石油經(jīng)濟技術研究院徐博建議,應該建立“受保護用戶”需要調峰量的“供應標準”以及相應的輸送能力的“基礎設施標準”。“供應標準”要考慮不同地區(qū)用氣結構、氣候條件的差異。
加強互聯(lián)互通
上述參與督導的某專家坦言,盡管各省市建設情況良好,但也有部分省市建設面臨困難。“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投資回報渠道和運營機制不完善。儲氣設施要建,但也要賺錢。目前應該沒有系統(tǒng)的收益機制,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并盡快出臺細則支持。最理想的方式是將手里的全部庫容租賃出去,也能夠一口氣把基本氣價全部收回來,先保住投資基本回收,然后再根據(jù)各燃氣企業(yè)的調峰需求收取氣量氣價。”
但由于儲氣庫墊底氣費用約占總投資的一半,目前受儲氣庫區(qū)位及資源渠道限制,大部分墊底氣源為進口LNG,資金沉淀嚴重,極大地增加了設施建設和后期運營成本。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基于對未來長期發(fā)展態(tài)勢的判斷地下儲氣庫短期內無法突破,比較折中的辦法就是依托接收站、企業(yè)的商業(yè)儲備來彌補,做好接收站之間的協(xié)同發(fā)展,充分利用庫容,LNG接收站建設應該還會規(guī)模增長。但“誰建設誰使用”的實際狀況,大大限制了我國LNG接收站調峰能力發(fā)揮。
受訪人士均表示,激活儲氣調峰的關鍵核心是加強互聯(lián)互通,可以像存款一樣異地存取方便、通存通兌自由。例如某公司淡季進口LNG后,通過接收站和管道輸送存入A地儲氣庫,在旺季需要時從B庫異地取出,通過互通管網(wǎng)反輸至用氣地區(qū),實現(xiàn)儲氣設施最大價值。
“不論如何,積極爭取政府對儲氣調峰設施建設運營的政策優(yōu)惠、墊底氣資金補貼、所得稅增值稅進項稅返還等政策,以加快設施建設進度、降低投資運營成本,提高項目盈利能力。”上述某燃氣企業(yè)資深人士說。
根據(jù)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最新一期關于天然氣儲氣設施建設進展情況的通報,截至9月底,全國僅浙江、福建、山東、廣東4省提前完成上述兩項任務。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也會同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國家能源局組成5個督導組,赴天津、遼寧等10個省份開展天然氣儲氣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專項督導工作。
“就參與督導省份來看,目前政府儲氣能力建設普遍較好,各省市也都在加快建設并不斷摸索適合并增強自身儲氣設施建設能力和運營的方式方法,但城燃完成目標困難較大,情況不樂觀。”參與儲氣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專項督導工作某專家說,“不健全的運營模式和尚未完善投資回報渠道是最大的制約因素。”
多地加快推進建設
城燃背負壓力
為完成目標,各省市都在加快推進儲氣設施建設,江西、河北、安徽、等省市均發(fā)布加快天然氣儲備能力建設相關實施方案,力爭年底前完成儲氣任務。山東已形成政府儲氣能力1.65億立方米,相當于全省3天天然氣消費量,建立了東明石化、山鋼日照、金魯班、華勝能源、恒偉化工等首批5個省級天然氣儲備基地,形成政府儲氣能力7200萬立方米,在全國尚屬首創(chuàng)。
與此同時,部分省市則根據(jù)設施建設及運營短板建立符合當?shù)赜脷馐袌龅倪\營模式。
比如,河南通過租賃中石油平頂山葉縣鹽穴儲氣庫3億方庫容、中石化濮陽文23地下儲氣庫4億方庫容,合資建設江蘇濱海大型LNG(液化天然氣)儲罐的形式,同時規(guī)劃建設省內鄭州、洛陽等6個區(qū)域性儲氣中心,為河南形成10億立方米左右的儲氣能力,解決全省天然氣應急調峰問題,完成儲氣能力目標。同時,委托中國海油在江蘇濱海LNG接收站內建設2座27萬方LNG儲罐,并由中國海油統(tǒng)一設計、建設與運營,異地建設儲氣設施的“蘇豫模式”LNG儲罐取得重大進展。
重慶則成立全國首家混合所有制天然氣地下儲氣設施運管企業(yè),探索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儲氣庫獨立運營模式,改善重慶市儲氣設施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提升天然氣冬季保供能力。
但上述參與督導某專家也指出,“‘河南模式’確實有效保障了儲氣供氣能力,但其現(xiàn)有的儲氣設施優(yōu)勢對于其他省份來說不具備復制能力,整體來看建設仍有短板,因地制宜選擇加強儲備方式尤為重要。”
在上述指標任務中,每家燃氣企業(yè)均有5%的儲氣能力建設壓力。
“縱觀全國市場,每家燃氣企業(yè)所面臨的終端市場卻千差萬別,像北京冬季用氣量大的城市,峰谷差超10∶1,而其他城市和地區(qū)可能基本沒有峰谷差,因此這樣‘一刀切’的要求標準較為欠妥,燃氣企業(yè)的壓力很大。”某燃氣企業(yè)資深人士對記者說,“整體來看,今年我國將基本完成天然氣調峰儲氣建設大目標,作為氣源調峰擔當?shù)?lsquo;三桶油’及國家管網(wǎng)集團和地方政府調峰基本能完成,但城燃按期完成指標任務并不樂觀,真得‘再看看’。”
中國城市燃氣協(xié)會安全管理工作委員會專家姜勇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因為不少市、縣私人燃氣公司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用氣量下降導致資金緊張,將無力投資建設儲氣調峰設施,無法完成任務。
“‘1035’的儲氣建設硬性指標各省市都在積極推動,但下放到各個市、縣地區(qū)還沒有很好地落實。雖然未達標企業(yè)也在盡力彌補這一短板,文件中也提到可以通過租賃、購買等方式完成儲氣建設任務,但目前租賃范本和定價形式未出臺,租賃費用和如何與氣價掛鉤的細則和相關政策也未發(fā)布,相關細則和盈利模式不健全等因素導致一些企業(yè)建設的積極性并不高。”正在參與儲氣設施建設和運營評估人士說。
中石油經(jīng)濟技術研究院徐博建議,應該建立“受保護用戶”需要調峰量的“供應標準”以及相應的輸送能力的“基礎設施標準”。“供應標準”要考慮不同地區(qū)用氣結構、氣候條件的差異。
加強互聯(lián)互通
上述參與督導的某專家坦言,盡管各省市建設情況良好,但也有部分省市建設面臨困難。“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投資回報渠道和運營機制不完善。儲氣設施要建,但也要賺錢。目前應該沒有系統(tǒng)的收益機制,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并盡快出臺細則支持。最理想的方式是將手里的全部庫容租賃出去,也能夠一口氣把基本氣價全部收回來,先保住投資基本回收,然后再根據(jù)各燃氣企業(yè)的調峰需求收取氣量氣價。”
但由于儲氣庫墊底氣費用約占總投資的一半,目前受儲氣庫區(qū)位及資源渠道限制,大部分墊底氣源為進口LNG,資金沉淀嚴重,極大地增加了設施建設和后期運營成本。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基于對未來長期發(fā)展態(tài)勢的判斷地下儲氣庫短期內無法突破,比較折中的辦法就是依托接收站、企業(yè)的商業(yè)儲備來彌補,做好接收站之間的協(xié)同發(fā)展,充分利用庫容,LNG接收站建設應該還會規(guī)模增長。但“誰建設誰使用”的實際狀況,大大限制了我國LNG接收站調峰能力發(fā)揮。
受訪人士均表示,激活儲氣調峰的關鍵核心是加強互聯(lián)互通,可以像存款一樣異地存取方便、通存通兌自由。例如某公司淡季進口LNG后,通過接收站和管道輸送存入A地儲氣庫,在旺季需要時從B庫異地取出,通過互通管網(wǎng)反輸至用氣地區(qū),實現(xiàn)儲氣設施最大價值。
“不論如何,積極爭取政府對儲氣調峰設施建設運營的政策優(yōu)惠、墊底氣資金補貼、所得稅增值稅進項稅返還等政策,以加快設施建設進度、降低投資運營成本,提高項目盈利能力。”上述某燃氣企業(yè)資深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