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行駛,前方遇到障礙物,變道繞行或者減速停車,司機全程不需要干預……這很像前不久李彥宏試乘自動駕駛汽車的場景,然而這實際是中車純電動智能駕駛客車的全球“首秀”現(xiàn)場。7月18日,中車電動自主研發(fā)的全球首款12米智能駕駛客車在湖南株洲公開路試,且自動完成了牽引、轉向、變道等動作,最高時速達到40公里/小時。
全程雙手不用接觸方向盤 客車自動完成變道停車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人工智能、視覺計算、雷達、監(jiān)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tǒng)協(xié)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其在安全性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是未來汽車發(fā)展的趨勢。目前,自動駕駛乘用車技術日趨完善,從各大車企的競爭程度足可見。新能源客車的智能駕駛方面,中國中車憑借沉淀多年的軌道交通技術,先試先行,展現(xiàn)出了行業(yè)領先的趨勢。
車越長,智能駕駛的難度越大。中車電動此次推出的智能駕駛車型就選用了12米純電動客車,而這也是國內智能駕駛技術首次應用在12米純電動客車上。這款車可容納80人,走心的車身設計與車內布局,彰顯著現(xiàn)代與時尚。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新能源汽車靠邊啟動后,自動打開轉向燈、加速直線前行,駕駛屏幕則由原來的儀表盤變?yōu)閿?shù)字顯示屏,行駛速度、電量、前方路障等數(shù)據(jù),一目了然。
行駛過程中,方向盤自動左右轉動,微微調整行駛方向。前方遇到移動車輛時,新能源汽車則會換道超車,并回道;遇到障礙物或人時,汽車又自動減速停車。“完全自動行駛,真很神奇??!”開了十多年車的趙司機興奮地說,全程不需要用手操作,油門都不需要踩。
實際測試結果顯示,本次展示行駛了5公里,直線行駛時,車輛的行駛速度是40公里/小時;轉彎行駛時,車輛的行駛速度是15公里/小時。
據(jù)悉,這款產品之前已經(jīng)在封閉環(huán)境中進行了歷時2個月的測試,搜集了不同路段、不同距離的測試數(shù)據(jù)。當天開放路段的測試環(huán)境更加復雜,天氣、路面、周邊環(huán)境等多重因素影響著客車的智能駕駛。這次全球首次新能源客車在公開路段的成功“路考”,表明中車電動的智能駕駛技術可靠度較高。
智能駕駛是未來趨勢 中國中車當急先鋒
全球首款城市智能駕駛客車是如何實現(xiàn)智能駕駛的呢?中車電動總經(jīng)理助理唐廣笛介紹說,這輛車周身共有8個傳感器,包含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高精度組合慣導等,用于識別周邊車輛、行人等障礙物。
雷達可探測到前方200米范圍內的障礙物。前置單目攝像頭,可以識別前方行人、紅綠燈和車輛種類。高精度組合慣導定位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厘米級別的高精度定位。
“行駛中,各類信息會全部匯總到控制大腦。電驅動系統(tǒng)則響應由“大腦”主控制器發(fā)出的指令。前方的障礙物不一樣,客車作出的判斷也不一樣,或選擇超車或停車。同時,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智能駕駛客車也會依情況緊急程度,采取不同的減速度進行制動。” 唐廣笛介紹說。
此外,該車采用夜視攝像頭與毫米波雷達的“超融合”,可實現(xiàn)白天、夜晚的智能駕駛功能,可清晰的對復雜路面進行感知。
無獨有偶,就在6月2日,中車電動的母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簡稱“中車株洲所”)對外發(fā)布了全球首列“智能軌道快運列車”,能在虛擬軌道上實現(xiàn)自動駕駛。然而,這款“智軌”也是在中車電動生產制造的。傳承數(shù)十年的高鐵技術以及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究,中車電動早已讓公共交通系統(tǒng)享受到了高鐵技術的福利。
從獲得我國第一家新能源汽車制造資質后,中車電動通過融合創(chuàng)新、自主開發(fā)等形式,向全球推廣了一大批“高鐵級”的新能源客車和關鍵零部件。這些全產業(yè)鏈的零部件集成在一起,使得智能駕駛技術契合度很高。比如,純電驅動系統(tǒng)是中車電動傳承高鐵的力作,無論是小型化、輕量化,還是可靠性、驅動性能,都引領著我國電驅動系統(tǒng)的技術變革,也為此次智能駕駛技術自然接入電力制動和電力轉向提供了有力支撐。
未來,公交客車智能駕駛將會會普遍應用。時代電動這款智能駕駛客車后續(xù)將會投入市場。目前,中車電動研制的“高鐵級新能源汽車”在全國各地行駛,今年5月以及1-5月,還奪得5米以上新能源汽車的全國雙料冠軍。
在中車電動成立十周年之際,發(fā)布了面向未來十年的“32332”戰(zhàn)略,即年銷售新能源客車3萬輛、智軌列車(ART)2千列、新能源專用車及輕客30萬輛、外銷驅動系統(tǒng)30萬套、電池系統(tǒng)20GWh。
站在全新起點,中車電動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打造中國中車新的支柱產業(yè)和第二張金名片,為發(fā)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而載夢前行。
全程雙手不用接觸方向盤 客車自動完成變道停車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人工智能、視覺計算、雷達、監(jiān)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tǒng)協(xié)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其在安全性上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是未來汽車發(fā)展的趨勢。目前,自動駕駛乘用車技術日趨完善,從各大車企的競爭程度足可見。新能源客車的智能駕駛方面,中國中車憑借沉淀多年的軌道交通技術,先試先行,展現(xiàn)出了行業(yè)領先的趨勢。
車越長,智能駕駛的難度越大。中車電動此次推出的智能駕駛車型就選用了12米純電動客車,而這也是國內智能駕駛技術首次應用在12米純電動客車上。這款車可容納80人,走心的車身設計與車內布局,彰顯著現(xiàn)代與時尚。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新能源汽車靠邊啟動后,自動打開轉向燈、加速直線前行,駕駛屏幕則由原來的儀表盤變?yōu)閿?shù)字顯示屏,行駛速度、電量、前方路障等數(shù)據(jù),一目了然。
行駛過程中,方向盤自動左右轉動,微微調整行駛方向。前方遇到移動車輛時,新能源汽車則會換道超車,并回道;遇到障礙物或人時,汽車又自動減速停車。“完全自動行駛,真很神奇??!”開了十多年車的趙司機興奮地說,全程不需要用手操作,油門都不需要踩。
實際測試結果顯示,本次展示行駛了5公里,直線行駛時,車輛的行駛速度是40公里/小時;轉彎行駛時,車輛的行駛速度是15公里/小時。
據(jù)悉,這款產品之前已經(jīng)在封閉環(huán)境中進行了歷時2個月的測試,搜集了不同路段、不同距離的測試數(shù)據(jù)。當天開放路段的測試環(huán)境更加復雜,天氣、路面、周邊環(huán)境等多重因素影響著客車的智能駕駛。這次全球首次新能源客車在公開路段的成功“路考”,表明中車電動的智能駕駛技術可靠度較高。
智能駕駛是未來趨勢 中國中車當急先鋒
全球首款城市智能駕駛客車是如何實現(xiàn)智能駕駛的呢?中車電動總經(jīng)理助理唐廣笛介紹說,這輛車周身共有8個傳感器,包含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高精度組合慣導等,用于識別周邊車輛、行人等障礙物。
雷達可探測到前方200米范圍內的障礙物。前置單目攝像頭,可以識別前方行人、紅綠燈和車輛種類。高精度組合慣導定位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厘米級別的高精度定位。
“行駛中,各類信息會全部匯總到控制大腦。電驅動系統(tǒng)則響應由“大腦”主控制器發(fā)出的指令。前方的障礙物不一樣,客車作出的判斷也不一樣,或選擇超車或停車。同時,一旦遇到緊急情況,智能駕駛客車也會依情況緊急程度,采取不同的減速度進行制動。” 唐廣笛介紹說。
此外,該車采用夜視攝像頭與毫米波雷達的“超融合”,可實現(xiàn)白天、夜晚的智能駕駛功能,可清晰的對復雜路面進行感知。
無獨有偶,就在6月2日,中車電動的母公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簡稱“中車株洲所”)對外發(fā)布了全球首列“智能軌道快運列車”,能在虛擬軌道上實現(xiàn)自動駕駛。然而,這款“智軌”也是在中車電動生產制造的。傳承數(shù)十年的高鐵技術以及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究,中車電動早已讓公共交通系統(tǒng)享受到了高鐵技術的福利。
從獲得我國第一家新能源汽車制造資質后,中車電動通過融合創(chuàng)新、自主開發(fā)等形式,向全球推廣了一大批“高鐵級”的新能源客車和關鍵零部件。這些全產業(yè)鏈的零部件集成在一起,使得智能駕駛技術契合度很高。比如,純電驅動系統(tǒng)是中車電動傳承高鐵的力作,無論是小型化、輕量化,還是可靠性、驅動性能,都引領著我國電驅動系統(tǒng)的技術變革,也為此次智能駕駛技術自然接入電力制動和電力轉向提供了有力支撐。
未來,公交客車智能駕駛將會會普遍應用。時代電動這款智能駕駛客車后續(xù)將會投入市場。目前,中車電動研制的“高鐵級新能源汽車”在全國各地行駛,今年5月以及1-5月,還奪得5米以上新能源汽車的全國雙料冠軍。
在中車電動成立十周年之際,發(fā)布了面向未來十年的“32332”戰(zhàn)略,即年銷售新能源客車3萬輛、智軌列車(ART)2千列、新能源專用車及輕客30萬輛、外銷驅動系統(tǒng)30萬套、電池系統(tǒng)20GWh。
站在全新起點,中車電動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打造中國中車新的支柱產業(yè)和第二張金名片,為發(fā)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而載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