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少妇小泬50pthepon_av片在线观看免费_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红桃小说_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yè)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yè)。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0.52元/W,組件驚現“降價拋售”!

   2025-08-14 世紀新能源網琬麟11650
核心提示:落后產能的加速出清,是光伏行業(yè)擺脫內卷、輕裝上陣的必經之路。

光伏產業(yè)的宏大棋盤上,組件市場一直是各方矚目的焦點。近期,浙江某央國企控股旗下公司的一則庫存組件競價銷售公告,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折射出光伏市場正經歷的劇烈變革。。

底價0.52元/W 某公司“打包銷售組件”

8月13日,浙江某央國企控股旗下公司發(fā)布庫存組件競價銷售公告稱,公司現有約4153片庫存組件共計2.28MW將采取競價方式進行整體銷售。

先看看這批要賣的組件。里面有3258件是A級的182PERC-72單玻550W 組件,792件是A級的182PERC-72雙玻550W組件,還有103件是B/C級的182PERC-72單玻550W組件。
值得注意的是,該批組件不提供質保。

根據競價要求,此批打包銷售組件,按單瓦進行報價(單位:元/瓦),含稅(稅金13%)單瓦價格不得低于0.52元/瓦。還得交10萬塊保證金才能參與競價,否則報價視為無效;若最終競價未能成功,將于7天內原路退回(無息返還)。

PERC市場的“崩塌式”下滑

價格與份額的雙殺

這場看似普通的庫存處理,側面來看實則是PERC技術退場、TOPCon與BC等先進產能崛起的微觀縮影,更是行業(yè)在產能過剩與技術迭代雙重壓力下的必然選擇。

近一年PERC組件的市場表現,為這場“無質保拍賣”提供了清晰的背景注腳。在近一年的光伏市場風云變幻中,PERC 組件的價格走勢宛如一場驚心動魄的 “跳水表演”,182尺寸的單玻與雙玻組件更是其中典型代表。

回溯至2023年初,彼時182mm單面單玻單晶PERC組件成交均價高達1.83元/瓦,2023年10月,雙面雙玻單晶PERC組件招標中首次出現低于1元/瓦的低價。而在2023年182尺寸單晶PERC電池片價格還穩(wěn)定在0.37-0.38元/瓦,到2024年同期已跌至0.275-0.280元/瓦,跌幅高達26%;如今的組件價格更是從超1元/瓦跳水至0.6元/瓦區(qū)間,部分招標項目甚至出現0.55元/瓦的成交價。而根據2025年8月最新數據顯示,雙面單晶perc組件(182系列)價格在0.6-0.67元/W;雙面單晶perc組件(210系列)價格在0.64-0.68元/W。

根據2025年最新數據顯示,已經下滑至20%以下。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N型TOPCon組件市場占有率從2023年的23%飆升至如今的70%以上,成為市場絕對主流;BC技術組件雖起步較晚,但作為新興技術,憑借高轉換效率,在分布式電站等高端市場的滲透率已逐漸擴大,增長潛力巨大。

公告中 "不提供質保" 的約定絕非偶然,這背后是PERC組件面臨的技術生命周期終結與市場接受度下滑的雙重困境。隨著使用年限增長,這些缺乏質保的組件可能面臨功率快速衰減、運維成本激增等問題,業(yè)主需自行承擔后期風險,這使得0.52元/瓦的起拍價看似低廉,實則包含了隱性的風險溢價。

更關鍵的是,積壓庫存PERC組件若不及時處理,可能面臨徹底滯銷的風險,這迫使企業(yè)通過犧牲質保承諾來降低交易門檻,本質上是用 "去服務化" 換取 "去庫存" 的速度。

PERC組件的"黃昏困境"

新舊產能的接續(xù)轉換

光伏行業(yè)正經歷歷史上最劇烈的產能迭代。據 CPIA《2023 年中國光伏產業(yè)發(fā)展報告》介紹,截至2023年底,國內PERC電池產能約350GW,但實際有效產能(轉換效率≥23%)已不足200GW,大量2018年前建成的產線因效率不足被迫閑置。據行業(yè)測算,2024年有超過80GW的PERC產能徹底退出市場。與此同時,以N型為代表的TOPCon和BC高效組件正以驚人速度擴張。以N型為代表的TOPCon和BC高效組件經過技術的快速迭代,目前轉換效率普遍超過26%,度電成本更低,而對于PERC,其理論轉換效率極限為24.5%。在競價項目中具備碾壓性優(yōu)勢,進而PERC組件逐漸被市場冷落,。

而大型央國企的招標動向正在加速技術迭代進程。據《中國能源報》統(tǒng)計,2024年下半年以來,華能、華電、國家電投等央企的光伏組件招標中,N型組件占比已超過80%,其中專門設置的BC組件標段競爭尤為激烈。

在大唐集團2024年第二批1GW組件招標中,愛旭股份的ABC組件以0.68 元 / 瓦中標,較同期PERC組件均價(0.65元/瓦)僅高0.03元/瓦,但發(fā)電增益可達5%以上(據第三方檢測機構 TüV 北德報告);

而在今年3月左右,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2025-2026年度光伏組件框架采購的招標公告掛網公開。根據當時招標公告內容,中國大唐招標共包括3種組件產品,分別為TOPCon、HJT和BC,對應的預估采購總量分別為19.5GW、2GW、1GW。與2024年中國大唐16GW的組件集采相比,本次集采總規(guī)模更大、有效期更長,取消 PERC產品,新增高效BC產品。這些招標結果清晰表明:技術溢價已取代單純的價格競爭,成為市場主流邏輯。

央國企對新技術的青睞形成了 "馬太效應":獲得訂單的企業(yè)可以通過規(guī)模效應進一步降低成本,而落后產能企業(yè)則因缺乏訂單陷入停產虧損的惡性循環(huán)。

落后產能的加速出清,是光伏行業(yè)擺脫內卷、輕裝上陣的必經之路。低效產能的退場為先進技術騰出了生長空間,唯有如此,光伏產業(yè)才能在技術迭代中持續(xù)迸發(fā)新活力。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1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yè)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