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SNEC,世紀新能源網再次與賽拉弗光伏有限公司總裁李綱對話。
李綱看好光伏行業(yè)的未來。他說,隨著“雙碳”目標的確定,未來十年是光伏的黃金十年,組件將迎來新的春天。在如此大勢中,當快與規(guī)模成為光伏行業(yè)的主題時,賽拉弗與李綱卻依然保持著初心——關注技術,專注組件。對于未來的選擇,李綱說“慢一點,再慢一點,好飯不怕晚”。
關于技術:慢一點,再慢一點
對于賽拉弗,圈內人基本都知曉,領導層大多為技術男,當然,其中也包括李綱。
也許恰因為此種原因,媒體關于賽拉弗的報道并不多,在有限的報道中大多也是關于賽拉弗的新技術或者新產品——低調而內斂。
李綱,此次再對話,相較以往,多了幾句寒暄,然后依舊是單刀直入的問答,沒有更多的題外話——率直且明了。
但當涉及到技術與未來的選擇時,李綱多了一份技術男的嚴謹,一種執(zhí)拗的堅持與理性,復雜而和諧地矛盾結合在一起。
在后PERC時代,當TOPCon與異質結似乎已經成為二選一的單選題時,李綱說賽拉弗不會“站隊”—— TOPCon可以在現(xiàn)有產線上進行轉換升級,其存量產能較大,隨著更多企業(yè)的進入,原輔材料因為聚集效應而下降,成本能夠實現(xiàn)快速降低;異質結效率突出,工藝簡單,為降本提供更大空間。
“兩種技術都是好技術。” “鈣鈦礦不應該被忽略,近年鈣鈦礦效率快速提升,且穩(wěn)定性得到驗證,材料成本低,不依賴硅,多晶硅短缺不會對其產生影響。”
李綱對每種技術都保持著足夠的敬意。
關于賽拉弗未來的技術選擇。李綱認為,對技術的選擇需要更多的審慎。賽拉弗持續(xù)關注每一項新技術,對每種新技術都有關注和儲備,當然也有所思考。
“慢一點,再慢一點,好飯不怕晚!”
也許這就是賽拉弗,對技術給予足夠的尊重,同時對于選擇保持著十分的審慎。
關于尺寸:尺寸之爭之后,會追求效率的提升
尺寸之爭或者從未中止過。
156、158.75、166,乃至今天的210、182,新尺寸的誕生伴隨著上一個尺寸的落寞與退出。然而在光伏行業(yè),這種更迭又是如此的自然,也是必然的選擇,高功率、低成本,更低的度電成本,是光伏人不懈的追求。
2019年,中環(huán)210硅片推出,新一輪尺寸之爭拉開了帷幕,也許業(yè)內也沒想到尺寸之爭會如此激烈。對于210、182的孰優(yōu)孰劣,市場有一天會給予答案。
“尺寸應該不會再變大。”組件應力的改變、運費成倍的增長、配套產線建設的投入,是李綱如此判斷的基礎。
此次SNEC,賽拉弗推出SIV系列、SV系列產品,兩者分別使用182電池、210電池。相較在技術選擇方面的審慎與嚴謹,關于尺寸,賽拉弗則選擇更廣闊的空間,使自己擁有可以更游刃有余的選擇。
李綱介紹,賽拉弗新近投資的設備可兼容230乃至更大尺寸,“SIV、SV兩系列產品是同一產線上生產的。”
組件設備的投資從過去1GW需百萬級別,到今天的超億元,李綱期待大尺寸硅片導致行業(yè)內150億元組件生產設備變成垃圾的“慘劇”不會再現(xiàn)。
“在硅片尺寸未變大之前,電池效率以往每年保持著0.4-0.6%的提升,而現(xiàn)今只是‘個頭’變大,效率沒有提升,這算不算新技術?”對于尺寸之爭,賽拉弗與李綱更在意的是效率的提升。
對于未來,李綱說在尺寸之爭結束之后,大家會回頭追求效率的提升。
關于未來:組件產能35GW,上市亦在計劃中
未來,賽拉弗目標明晰——2025年,國內組件產能達35GW。
對于現(xiàn)今組件產能不滿10GW的賽拉弗來說,“十四五”無疑會成為快速發(fā)展的階段。李綱透露,現(xiàn)今賽拉弗已經開始大規(guī)模擴產,安徽潁上8-10GW的擴產計劃已在有序進行——一期項目將在7月份進行設備安裝,產能達2GW;2021年底會開啟二期項目,整個潁上擴產計劃將在三期完成。
“‘30·60’目標下,未來我國的光伏安裝會遍地開花,制造也需要分布式。”李綱介紹,賽拉弗計劃在我國幾大物流中心投建3-4個制造中心,并在500公里覆蓋范圍之內建立小衛(wèi)星基地,進而高效、快捷、經濟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此外,賽拉弗將在海外布局GW級基地。
對于未來的戶用市場,李綱雖然看好,但其并不愿意預測未來戶用市場規(guī)模。在李綱看來,現(xiàn)今的戶用市場雖然發(fā)展迅猛,但百姓自發(fā)安裝意識依舊薄弱。“當光伏安裝成本足夠低,百姓自發(fā)安裝意識提升,那時的戶用市場相較現(xiàn)在或呈現(xiàn)平方級乃至立方級的增長。”賽拉弗亦期待在戶用市場上為百姓提供優(yōu)質產品和服務。
對于資本市場上的規(guī)劃,李綱透露賽拉弗已在做相應的準備,而進展或者較快。好戲或已拉開帷幕,不是么?
這就是賽拉弗,這就是李綱,嚴謹不乏率直,穩(wěn)健亦不缺前瞻之勢。不盲從,不逐流,“慢、慢”前行。
李綱看好光伏行業(yè)的未來。他說,隨著“雙碳”目標的確定,未來十年是光伏的黃金十年,組件將迎來新的春天。在如此大勢中,當快與規(guī)模成為光伏行業(yè)的主題時,賽拉弗與李綱卻依然保持著初心——關注技術,專注組件。對于未來的選擇,李綱說“慢一點,再慢一點,好飯不怕晚”。
關于技術:慢一點,再慢一點
對于賽拉弗,圈內人基本都知曉,領導層大多為技術男,當然,其中也包括李綱。
也許恰因為此種原因,媒體關于賽拉弗的報道并不多,在有限的報道中大多也是關于賽拉弗的新技術或者新產品——低調而內斂。
李綱,此次再對話,相較以往,多了幾句寒暄,然后依舊是單刀直入的問答,沒有更多的題外話——率直且明了。
但當涉及到技術與未來的選擇時,李綱多了一份技術男的嚴謹,一種執(zhí)拗的堅持與理性,復雜而和諧地矛盾結合在一起。
在后PERC時代,當TOPCon與異質結似乎已經成為二選一的單選題時,李綱說賽拉弗不會“站隊”—— TOPCon可以在現(xiàn)有產線上進行轉換升級,其存量產能較大,隨著更多企業(yè)的進入,原輔材料因為聚集效應而下降,成本能夠實現(xiàn)快速降低;異質結效率突出,工藝簡單,為降本提供更大空間。
“兩種技術都是好技術。” “鈣鈦礦不應該被忽略,近年鈣鈦礦效率快速提升,且穩(wěn)定性得到驗證,材料成本低,不依賴硅,多晶硅短缺不會對其產生影響。”
李綱對每種技術都保持著足夠的敬意。
關于賽拉弗未來的技術選擇。李綱認為,對技術的選擇需要更多的審慎。賽拉弗持續(xù)關注每一項新技術,對每種新技術都有關注和儲備,當然也有所思考。
“慢一點,再慢一點,好飯不怕晚!”
也許這就是賽拉弗,對技術給予足夠的尊重,同時對于選擇保持著十分的審慎。
關于尺寸:尺寸之爭之后,會追求效率的提升
尺寸之爭或者從未中止過。
156、158.75、166,乃至今天的210、182,新尺寸的誕生伴隨著上一個尺寸的落寞與退出。然而在光伏行業(yè),這種更迭又是如此的自然,也是必然的選擇,高功率、低成本,更低的度電成本,是光伏人不懈的追求。
2019年,中環(huán)210硅片推出,新一輪尺寸之爭拉開了帷幕,也許業(yè)內也沒想到尺寸之爭會如此激烈。對于210、182的孰優(yōu)孰劣,市場有一天會給予答案。
“尺寸應該不會再變大。”組件應力的改變、運費成倍的增長、配套產線建設的投入,是李綱如此判斷的基礎。
此次SNEC,賽拉弗推出SIV系列、SV系列產品,兩者分別使用182電池、210電池。相較在技術選擇方面的審慎與嚴謹,關于尺寸,賽拉弗則選擇更廣闊的空間,使自己擁有可以更游刃有余的選擇。
李綱介紹,賽拉弗新近投資的設備可兼容230乃至更大尺寸,“SIV、SV兩系列產品是同一產線上生產的。”
組件設備的投資從過去1GW需百萬級別,到今天的超億元,李綱期待大尺寸硅片導致行業(yè)內150億元組件生產設備變成垃圾的“慘劇”不會再現(xiàn)。
“在硅片尺寸未變大之前,電池效率以往每年保持著0.4-0.6%的提升,而現(xiàn)今只是‘個頭’變大,效率沒有提升,這算不算新技術?”對于尺寸之爭,賽拉弗與李綱更在意的是效率的提升。
對于未來,李綱說在尺寸之爭結束之后,大家會回頭追求效率的提升。
關于未來:組件產能35GW,上市亦在計劃中
未來,賽拉弗目標明晰——2025年,國內組件產能達35GW。
對于現(xiàn)今組件產能不滿10GW的賽拉弗來說,“十四五”無疑會成為快速發(fā)展的階段。李綱透露,現(xiàn)今賽拉弗已經開始大規(guī)模擴產,安徽潁上8-10GW的擴產計劃已在有序進行——一期項目將在7月份進行設備安裝,產能達2GW;2021年底會開啟二期項目,整個潁上擴產計劃將在三期完成。
“‘30·60’目標下,未來我國的光伏安裝會遍地開花,制造也需要分布式。”李綱介紹,賽拉弗計劃在我國幾大物流中心投建3-4個制造中心,并在500公里覆蓋范圍之內建立小衛(wèi)星基地,進而高效、快捷、經濟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此外,賽拉弗將在海外布局GW級基地。
對于未來的戶用市場,李綱雖然看好,但其并不愿意預測未來戶用市場規(guī)模。在李綱看來,現(xiàn)今的戶用市場雖然發(fā)展迅猛,但百姓自發(fā)安裝意識依舊薄弱。“當光伏安裝成本足夠低,百姓自發(fā)安裝意識提升,那時的戶用市場相較現(xiàn)在或呈現(xiàn)平方級乃至立方級的增長。”賽拉弗亦期待在戶用市場上為百姓提供優(yōu)質產品和服務。
對于資本市場上的規(guī)劃,李綱透露賽拉弗已在做相應的準備,而進展或者較快。好戲或已拉開帷幕,不是么?
這就是賽拉弗,這就是李綱,嚴謹不乏率直,穩(wěn)健亦不缺前瞻之勢。不盲從,不逐流,“慢、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