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了對太陽能的技術研究,但是目前市面上太陽能產品最多的仍然是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供熱采暖作為太陽能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我國目前的發(fā)展仍處于起步階段。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熱利用委員會主任鄭瑞澄指出,與太陽能熱水器在中國的發(fā)展階段不一樣,太陽能采暖目前仍處于工程試點階段,面臨投資大、回報慢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在繼續(xù)加大試點,普遍推廣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制定鼓勵政策。
兩大難點
太陽能采暖投入的成本過高是太陽能推廣的難點之一。
據(jù)記者了解,目前在北京的幾個太陽能供熱采暖項目,均屬于政府投資建設的試點項目,如平谷區(qū)的新農村建設項目。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朱敦智博士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在農村的一戶200平方米的普通人家,如果安裝太陽能采暖及輔助設施,需投入4萬~5萬元,如果沒有政府部門的任何補助,將遠遠高于比起使用鍋爐或燒煤節(jié)約下來使用的費用。因此,對于現(xiàn)階段投資回收周期非常長的太陽能供熱采暖來說,仍然是以政府試點為主要推導。
除投資成本高以外,目前我國所在的自然條件也不利于太陽能采暖在城市中全面推廣。太陽能利用度最高的時候是每年3月到7月,除了如西藏太陽能四季輻射都很強的區(qū)域,在北方地區(qū)利用太陽能冬季采暖除了需要配備輔助采暖設備以外,還必須安裝相當大面積的太陽能集熱器才能達到功效。
朱敦智提到,太陽能本身產生的熱能比較小,在安裝輔助能源的情況下,目前5平方米到7平方米的建筑面積,需要用到1平方米的集熱器,也就是意味著100平方米的房間需要安裝20平方米的集熱器。而在城市的多層建筑中,為每戶安裝如此大面積的集熱器幾乎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目前在城市中,太陽能采暖主要適用群還是6層以下的低層建筑。因此除了一些采用集中供熱采暖的公建項目,如酒店、政府單位、醫(yī)院和學校等地方能夠推行太陽能采暖,在一般的高層住宅小區(qū)很難實現(xiàn)太陽能供熱采暖。
先行試點
由于投資周期太長,許多在國外成功運作太陽能供熱采暖的商家對進入中國市場也持謹慎和觀望態(tài)度。默洛尼集團旗下的ELCO公司是歐洲最具技術實力的太陽能開發(fā)應用的企業(yè)之一,ELCO事業(yè)部歐科系統(tǒng)管理經理王磊指出,目前ELCO在中國只提供太陽能熱水器和熱水器的輔助供熱產品,短時間內并不會考慮再開拓太陽能采暖市場,公司是否會做太陽能采暖項目,主要還是看中國政府的政策。
據(jù)了解,德國政府通過許多推廣活動來普及太陽能利用,目前德國投入運行的太陽能集熱器的集熱面積達到了約500萬平方米。
在德國,如果是小型太陽能系統(tǒng),投資者能得到補貼或低息貸款;地方性的大型供熱太陽能系統(tǒng)裝置則由實驗及示范項目支持完成;德國還正在討論制定《可再生供熱法》,該法案將把安裝太陽能或生物質能系統(tǒng)規(guī)定為強制行為。
鄭瑞澄介紹,中國和德國在國情上并不一樣,在德國,熱水和采暖一直按照一個系統(tǒng)來發(fā)展,可以很好地一并推廣。而在國內,熱水和采暖一直是兩個系統(tǒng):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已經處于成熟的推廣期,國家能夠制定比較完善的政策推廣;但作為采暖項目,其在國內的發(fā)展歷史較短,沒有非常細化的標準。因此,現(xiàn)階段國家主要通過試點項目來推廣,當在工程項目上取得足夠的運作經驗時,掌握更多詳細的工程數(shù)據(jù),才能為下一步制定太陽能采暖的鼓勵政策提供更詳盡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