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時聽到Solyndra倒了的時候,就是一驚。這個公司前兩年在業(yè)界內(nèi)是多么充滿希望。直到現(xiàn)在我也非常欣賞他們充滿想象力的技術。
今天聽到Solon申請破產(chǎn)保護,心里也更不是滋味,畢竟和這個公司打過些交到。Solon是德國最早上市的太陽能企業(yè),也一度是德國太陽能界的明星企業(yè)。Q-Cells也是Solon出來的一部分人成立的。10幾年的時間從一個居民區(qū)院子里的作坊發(fā)展成1000多人的公司,在德國業(yè)界流傳著很多關于Solon有趣的故事。
技術:
我本身是做技術的,所以我一直欣賞為技術一絲不茍,并上下求索的公司,比如Solon。記得07,08年那會,他們已經(jīng)開始在進行關于低溫焊接,可導性粘貼的研究,為hetero做準備; 開始考慮全局優(yōu)化,也就是電池片工藝改進帶來的增益能否同樣的帶到模組里面; 甚至怎么包裝放置模組能加少運輸過程中對模組照成的損傷,等等。
更讓人欽佩的是,這些研究是如何本著德國公司特有的嚴謹和認真進行的。真可惜當時沒有機會多和他們強大的研發(fā)團度交流,這對我如今在太陽能電池方面的工作將會有太多的幫助。
經(jīng)營:
在06年太陽造就無數(shù)神話的時候,無數(shù)的公司開始擴張,Solon也不例外的開始了海外擴張以及產(chǎn)業(yè)鏈上的擴張。意大利,美國投資了新廠,投資了薄膜技術,電池片甚至多晶硅。結果是,就我所知,除了意大利的工廠能勉強維持運轉外,所有的投資都是失敗的。而這時,他們有完全忽視了中國這個強大的對手。
德國人在太陽能犯了他們幾十年同樣的錯誤,他們的自豪感讓他們低估了對手。幾十年前,德國人笑著說,日本人也能造汽車,那能是什么玩意。結果現(xiàn)在德國大街跑的最多的竟然是日本車,信不信由你。一直到10年,各種媒體上充斥著批評中國太陽能產(chǎn)品的言論,各大公司的老板如Qcells, Solon, Solar World談起中國的產(chǎn)品無一例外的使用billig"廉價"這個詞,你知道,billig在德語里有便宜的意思,但略顯貶義。他們一直鼓吹,我們的產(chǎn)品是made in germany,有20年的保證,如果你要投資二十年,還是選擇德國的產(chǎn)品。
我不知道他們真的是如此的自滿沒有意識的問題的所在,還是這只是對媒體和公眾的PR手段。但是當時就算德國的模組廠商用的玻璃,用的鋁框,甚至電池片又多少是德國做的。他們一直強調(diào)made in germany,真是有點 ironic.
到2010年后,德國媒體上對中國的產(chǎn)品開始用preiswert這個詞形容了,中文就是"劃算的","性價比高的"。這是一個非常正面的評價。
其實這個詞更符合太陽能在德國的地位。我們來買太陽能電池板不是來炫富的,你是不是made in germany,是大眾還是奧迪和我沒關系,我關心的是投資回報率!
無論如何,在09年大部分德國太陽能公司的經(jīng)營狀況急轉之下后,Solon試圖嘗試OEM,試圖賣掉不良的投資,試圖進行內(nèi)部的重組,從結果來看,都失敗了。
雖然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還是很欣賞Solon和Solyndra這樣"失敗者"。
今天聽到Solon申請破產(chǎn)保護,心里也更不是滋味,畢竟和這個公司打過些交到。Solon是德國最早上市的太陽能企業(yè),也一度是德國太陽能界的明星企業(yè)。Q-Cells也是Solon出來的一部分人成立的。10幾年的時間從一個居民區(qū)院子里的作坊發(fā)展成1000多人的公司,在德國業(yè)界流傳著很多關于Solon有趣的故事。
技術:
我本身是做技術的,所以我一直欣賞為技術一絲不茍,并上下求索的公司,比如Solon。記得07,08年那會,他們已經(jīng)開始在進行關于低溫焊接,可導性粘貼的研究,為hetero做準備; 開始考慮全局優(yōu)化,也就是電池片工藝改進帶來的增益能否同樣的帶到模組里面; 甚至怎么包裝放置模組能加少運輸過程中對模組照成的損傷,等等。
更讓人欽佩的是,這些研究是如何本著德國公司特有的嚴謹和認真進行的。真可惜當時沒有機會多和他們強大的研發(fā)團度交流,這對我如今在太陽能電池方面的工作將會有太多的幫助。
經(jīng)營:
在06年太陽造就無數(shù)神話的時候,無數(shù)的公司開始擴張,Solon也不例外的開始了海外擴張以及產(chǎn)業(yè)鏈上的擴張。意大利,美國投資了新廠,投資了薄膜技術,電池片甚至多晶硅。結果是,就我所知,除了意大利的工廠能勉強維持運轉外,所有的投資都是失敗的。而這時,他們有完全忽視了中國這個強大的對手。
德國人在太陽能犯了他們幾十年同樣的錯誤,他們的自豪感讓他們低估了對手。幾十年前,德國人笑著說,日本人也能造汽車,那能是什么玩意。結果現(xiàn)在德國大街跑的最多的竟然是日本車,信不信由你。一直到10年,各種媒體上充斥著批評中國太陽能產(chǎn)品的言論,各大公司的老板如Qcells, Solon, Solar World談起中國的產(chǎn)品無一例外的使用billig"廉價"這個詞,你知道,billig在德語里有便宜的意思,但略顯貶義。他們一直鼓吹,我們的產(chǎn)品是made in germany,有20年的保證,如果你要投資二十年,還是選擇德國的產(chǎn)品。
我不知道他們真的是如此的自滿沒有意識的問題的所在,還是這只是對媒體和公眾的PR手段。但是當時就算德國的模組廠商用的玻璃,用的鋁框,甚至電池片又多少是德國做的。他們一直強調(diào)made in germany,真是有點 ironic.
到2010年后,德國媒體上對中國的產(chǎn)品開始用preiswert這個詞形容了,中文就是"劃算的","性價比高的"。這是一個非常正面的評價。
其實這個詞更符合太陽能在德國的地位。我們來買太陽能電池板不是來炫富的,你是不是made in germany,是大眾還是奧迪和我沒關系,我關心的是投資回報率!
無論如何,在09年大部分德國太陽能公司的經(jīng)營狀況急轉之下后,Solon試圖嘗試OEM,試圖賣掉不良的投資,試圖進行內(nèi)部的重組,從結果來看,都失敗了。
雖然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還是很欣賞Solon和Solyndra這樣"失敗者"。